你的位置:九游账号容易被申诉找回吗 > 新闻动态 >

祭祀、吃时令菜、踏青……宁波人的清明节怎么过_周东旭_民俗_美食

昨天是清明假期首日,宁波各景区热闹非凡。图为月湖一景。(俞家嘉/摄)

宁波人怎么过清明?

记者采访了宁波民俗专家周东旭、文旅产业规划学者朱友君,解读蕴藏于祭祀仪式、时令美食与踏青经济中的民俗特色。

“宁波人过清明,始终绕不开三件事:祭祀、吃时令菜、踏青。”周东旭说。

他介绍,最应景、最重要的祭祀活动贯穿始终。宁波人根据家族规模选择不同形式——普通家庭会选择在家祭祀,多在厅堂摆放“清明羹饭”;大家族则进祠堂行集体祭礼,通过诵读族谱强化代际联结;而扫墓祭祖作为核心仪式,是大家最熟悉的。

“扫墓要趁早,一般会带把小锄头,除草培土谓之‘上坟’,既是对先人的追思,也是年轻一代了解家族历史、传承孝道文化的途径。”周东旭说。

“第二件事就是制作品尝宁波的时令美食。”周东旭介绍,时令美食为这个庄重的节日带来一丝鲜活。

展开剩余44%

对于宁波人来说,艾草麻糍的清香与青团的软糯,是清明节最熟悉的味道。

“不少寒食节的习俗也逐渐融入清明节‌。”周东旭举例,清明节前后的螺蛳,过冬后的大白鹅,还有马兰头、香椿等春菜,搭配明前茶,都是宁波人对自然时序的诗意回应。

第三件事就是大家在假期必不可少的踏青。

“春暖花开,正是春游好时节。”周东旭说,当下,市民更乐于举家野餐、放纸鸢,在东钱湖、九龙湖、四明山等地感受春意。

“如今,每个节气的当代价值,已超越传统民俗的范畴。”朱友君认为,传统习俗通过情境化设计,可转化为深度体验项目。

他建议,宁波有关部门可设计踏青游线,串联起乡村旅游、健康养生游,并将地方特色民俗活动融入其中。“每个‘节气IP’都需要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,如将柳枝编织成年轻人喜欢的文创花环头饰,既能保留民俗特色,又能生发出经济‘新枝’”。他说。

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廖惠兰

发布于:浙江省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